
钢铁生态公园研学正当时:方大特钢打造工业与自然融合的研学新体验
钢铁生态公园研学正当时:方大特钢打造工业与自然融合的研学新体验7月27日,来自香港的研学团一行走进方大特钢工业旅游景区开展研学活动,先后参观方大特钢企业文化展示馆、轧钢厂优特钢生产线、钢铁文化园、焦化湿地景观等地。暑期以来,这座被誉为“钢铁生态公园”的国家AAAA级景区,以其独特的“工业+生态”研学模式,吸引了众多学校团队和亲子家庭前来探秘。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万余平方米的生态湿地。荷塘里,粉嫩的荷花竞相绽放,黑天鹅优雅地游弋其间,与不远处现代化钢厂的火热生产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完全颠覆了我对钢铁厂的想象,既有工业的震撼,又有生态的柔美。”游客黄女士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收获满满。“参观了这里的工厂,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朋友增长了不少见识。”研学活动中,研学团的家长和学生们沿着精心设计的参观路线,既能近距离观察钢铁冶炼的全过程,又能在生态园区感受自然的魅力。在轧钢生产线,火红的钢坯在轧机间穿梭,让学生们直观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钢铁文化园,由废旧钢材制作的创意雕塑群,则展现了工业艺术的独特美感。三位来自香港的小朋友对厂区的绿色生态赞不绝口,他们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分享了参观感受:“这里太有趣了,不仅有工人们用废弃的钢铁打造出的神奇的机器人,还有黑天鹅等小动物,原来工厂也能和大自然成为好朋友呀!”“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独特的研学体验,让年轻一代既了解现代工业发展,又增强环保意识。”方大特钢相关人员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研学课程体系,打造更具特色的工业研学品牌。这个夏天,方大特钢钢铁生态公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之选。在这里,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认知世界的新窗口。

炎炎夏日“送清凉” 方大特钢“清凉速递”不停歇
炎炎夏日“送清凉” 方大特钢“清凉速递”不停歇 7月7日,方大特钢启动“送清凉”慰问活动,为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干部员工送去防暑降温物资。公司领导梁建国、陈文峰、詹柏丹、胡建忠等带队深入生产一线,将西瓜、冰红茶、绿豆等消暑食品送到员工手中,并详细询问员工的工作状态和防暑措施,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确保安全生产。7月14日,公司总经理助理黎金芳带队走访方大特钢超高温亚临界发电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项目、高炉鼓风机节能升级改造工程、焦化厂焦炉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等6个在建技改项目,为施工人员送去西瓜、盐汽水等防暑物资,并要求各项目部做好施工人员的防暑保障工作。7月28日至29日,方大特钢将从甘肃东乡乡村振兴企业采购的10000箱金银花露,分发到员工手中,既为乡村振兴助力,又为员工送上“清凉”。据了解,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方大特钢积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其中炼铁厂、炼钢厂等单位组织开展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轧钢厂制作防暑降温常识卡片,张贴在各班组目视板上,普及高温防护知识。方大特钢工会工作人员表示,入夏以来,方大特钢通过开展“送清凉”慰问、应急演练,以及改善作业环境等多种方式,全方位保障员工夏季安全生产。高温时期,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动态调整防暑降温措施,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企业生产稳定。

荷韵钢花相映 方大特钢夏日研学正当时
荷韵钢花相映 方大特钢夏日研学正当时 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在国家AAAA级景区方大特钢工业旅游区内,一幅独特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一池池荷花迎着夏日骄阳竞相绽放,粉嫩的花瓣与翠绿的荷叶相映成趣,而不远处,火红的钢铁生产场景正展现着工业的磅礴力量,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别样的夏日图景。这里,不仅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基地,更成为周边市民亲子旅游、研学体验的热门之选。游客刘女士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收获满满。“参观了他们的工厂,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朋友增长了不少见识。”她笑着说,以前孩子在家总是看电视、看手机,今天的体验让孩子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更让她惊喜的是景区的优美环境,“一大片的荷花,小朋友看到都很惊讶,还有孔雀,可以喂鱼,小朋友喂鱼的时候特别开心。”饶女士的心情则多了一份时光的厚重。“我父辈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今天过了30年回到这里,感受颇深。”她首先感受到的是企业浓浓的企业文化,文化墙上展示着对员工的关心关爱,现代化程度也让她赞叹不已。“方大特钢是一个4A级旅游景区,把厂区建在景区中,让大家完全没有工厂的感觉。”方大特钢作为江西省第一家、国内第三家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的钢铁企业,在生态环境打造上不遗余力。目前厂区内已绿化面积达64.36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3.56%,3万多平方米的园林水系蜿蜒其间。7月的景区,荷花正艳、绿意盎然,“景在厂中、厂在景中”的美好画面生动呈现。孩子们在这里的研学体验更是丰富多彩。五年级学生熊薇颖说自己了解到了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以及钢铁能做成什么;四年级学生王毓锐兴奋地提到:“我们看到了荷花,还有很多小动物,比如天鹅、野鸭、锦鲤等,还有工人们自己制作的钢铁侠,太酷了。”五年级学生肖彦青则有了更深的感悟:“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温度十分高,也体会到了工厂里面工作者的辛劳,也要感谢他们制造了钢铁,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这里的环境也很好,空气都非常清新,而且还有小鱼。”二年级学生邹学非的话语稚嫩却真诚:“钢铁是热的,夏天的太阳也是热的,但是工人叔叔们还在努力工作,我特别佩服他们。这些美丽的工艺品也都是他们做的,他们特别心灵手巧,我特别喜欢方大特钢。”近年来,方大特钢以“蓝天”“碧水”环保生态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工业旅游基地。如今,这座占地面积56.8万平方米的景区,凭借鲜明的钢铁工业特色与优良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夏日里,工业与生态的交融,让这里成为亲子研学、休闲观光的绝佳去处。如果您想在这个夏天体验一场别样的工业生态之旅,不妨走进方大特钢工业旅游景区,感受钢铁的力量与自然的柔美,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

方大特钢谢永春、吴定均、廖建军了不起,2024年“顶格”献血!获江西省“献血明星”称号
方大特钢谢永春、吴定均、廖建军了不起,2024年“顶格”献血!获江西省“献血明星”称号6月10日,江西省血液中心公布2024年度献血明星榜单,方大特钢员工谢永春、吴定均、廖建军三位员工以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的善举,其中2024年达到“顶格”献血,荣获江西省2024年度“献血明星”称号。一年最多能献血多少毫升?800毫升?1200毫升?如不了解,现实情况可能出乎您的想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捐献全血每次不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六个月,但捐献单采血小板却不同,单采血小板间隔期为14天,一年最多可献24次,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量,总量不超过40个治疗量。据江西省血液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有61名献血者达到“顶格”献血,其中,方大特钢谢永春、吴定均、廖建军献血次数均达20次以上,捐献单采血小板40个治疗量,计算为全血当量8000毫升,为法规所规定的最高限额,所以他们也是过去一年全国献血最多的人之一,让人敬佩。谢永春自1998年起累计献血310次(其中全血17次6400毫升,单采血小板293次584个治疗量);吴定均自2001年起献血84次(其中全血9次2800毫升,单采血小板75次150个治疗量);廖建军自2009年起献血260次(其中全血6次2400毫升,单采254次508个治疗量)。此外,公司不少员工还自发自愿地参加社会献血活动,如“丈夫偷偷献血,妻子发现后陪他献血20多年”的方大特钢轧钢厂员工万建林、李月兰夫妇;万建林、李月兰、谢永春、廖建军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吴定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方大特钢“80后”退伍军人温秋波被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授予“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他们定期献血,撑起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参与、奉献爱心、救死扶伤的公益性活动,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守护群众健康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方大特钢自2009年改制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以来,践行“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企业宗旨,履行社会责任,在致力于乡村振兴、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的同时,经常性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积极引导、鼓励、组织员工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慈善活动,捐献热血、挽救生命。在公司近年来组织的14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已有1611人次参加献血,捐献血量达48.43万毫升,获江西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江西省最具活力献血单位等荣誉。在推动无偿献血等公益事业发展的背后,方大特钢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为引领,构建了覆盖思想建设、道德培育、文化传承、社会责任的立体化精神文明建设体系,让文明之花在企业发展中绽放。

民盟南昌市委会主委郭翀一行到方大特钢走访调研
民盟南昌市委会主委郭翀一行到方大特钢走访调研 6月4日下午,民盟南昌市委会主委、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郭翀一行到方大特钢走访调研。南昌市青山湖区委副书记龚飞霞以及青山湖区政协、区工商联、区委统战部、南钢街办等相关领导陪同调研。方大特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胡建忠热情接待。郭翀一行实地参观方大特钢智慧管控中心、焦化湿地景观、党建文化长廊、钢铁文化园等地,详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规划,对方大特钢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认可,对企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环保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表示赞赏,称赞企业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郭翀强调,企业要立足当下市场需求,聚焦优特钢等细分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技术研发与工艺优化,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性能;要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成本管控精细化,以创新变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南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方大特钢以责任铸就未来系列报道之二: 绿色低碳之路的责任担当与生态实践
方大特钢以责任铸就未来系列报道之二:绿色低碳之路的责任担当与生态实践 从“制造”到“智造”,从工业重地到绿色景区的华丽转身,方大特钢以绿色“智造”绘就传统工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作为工信部首批规范企业、生态环境部首批环保设施开放单位,这家老牌钢企以“环保先行”的担当意识、“全链革新”的战略定力和“智慧赋能”的创新精神,不仅实现了从“制造”到“生态”的华丽蜕变,更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新姿态,成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责任标杆。 践行绿色使命:以责任之心守护生态底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明确要求,方大特钢“环保工作走在行业前列,指标对标国内外最严标准”。方大特钢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融入生产全链条,推进实施环保提升改造项目。2018年起,方大特钢启动实施新建焦化厂煤场大棚项目、焦炉厂烟道气脱硫脱硝项目、炼铁厂原料场封闭改造项目、炼钢厂转炉三次除尘系统改造项目等深度治理项目;2019年国家及地方超低排放政策出台后,企业迅速响应,实施炼铁厂球团竖炉烟气改造、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等90余个项目,其中,130㎡和245㎡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均于2022年完工投产,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完成时间比《江西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方案》要求的时间提前了3年。截至2023年2月份,该公司主要工序排放口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为冲击环保A级绩效企业奠定基础。 构建生态闭环:以产业革新兑现绿色承诺方大特钢将绿色发展从“治理污染”升级为“创造生态价值”,以“蓝天”“碧水”工程为抓手,打造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样本。“南方企业打造成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东北和西北的企业打造成花园式工厂。”在辽宁方大集团的带领下,方大特钢累计绿化面积64.36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3.56%,建成3万多平方米园林水系,将56.8万平方米厂区打造成集观光、研学、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用“钢铁森林”向“生态景区”的转变,证明传统产业可以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参与者而非破坏者。在能源循环领域,企业以“变废为宝”的责任智慧构建低碳闭环: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自发电效率,2025年一季度自发电量同比增长25.04%;投资建设超高温亚临界发电项目,淘汰低效机组,从而更高效地利用能源,既降低企业成本,又为地方减碳贡献力量。这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诠释了“负责任企业”的深层内涵。智慧赋能责任:以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变革作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方大特钢以“5G+智慧工厂”项目为核心,将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入生产与环保管控,打造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能力的智能工厂。其“污染监测与管控”“数字孪生工厂建设”等场景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5G+智慧工厂”项目斩获“全国制造业优秀数智化案例”奖,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在责任延伸层面,方大特钢聚焦新能源材料研发,探索低成本、高性能环保材料,用创新链延伸产业链,通过跨界合作放大绿色效应以“钢铁制造”带动“绿色制造”,展现龙头企业的行业引领责任——与华为共建数据治理与大模型应用体系,推动钢铁行业数字化升级;与宁德时代展开战略合作,将共建电动重卡应用场景,共同打造产业及区域零碳交通运输服务新网络;推动工业智能化及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建设,深入探索数字工厂、灯塔工厂、零碳工厂升级路径,打造具有前瞻性的零碳工厂样板,并将聚焦能源结构转型和零碳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新能源应用及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的研发,推出低成本、高性能、环境友好的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据悉,方大特钢已会同长期合作的承运单位完成进口矿业清洁运输超低排放改造,更换国六标准重型载货车辆131辆,更换新能源电动重卡40辆,助力南昌市缓解运输车辆尾气污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从“制造钢铁”到“守护生态”,方大特钢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情怀,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与生态文明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绿色转型的实践证明,钢铁企业不仅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更能成为生态保护的守护者、城市发展的贡献者。未来,随着超高温亚临界发电项目的投产与零碳工厂建设的推进,方大特钢将继续以责任为笔,在钢铁行业绘就更壮阔的绿色发展新画卷。

方大特钢亮相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方大特钢亮相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25年5月25日,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在四川成都开幕。辽宁方大集团携旗下炭素、钢铁、医药、商业、航空五大板块核心企业共同参展,在本届西博会上精彩亮相。辽宁方大集团旗下钢铁板块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方大钢铁”)与旗下上市公司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方大特钢”)亮相展会,吸引国内外嘉宾观展。本届西博会以“深化改革增动能·扩大开放促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包括16家央企、114家“三类500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和32家知名跨国公司等3000余家企业参展。方大集团钢铁板块以方大钢铁为运营主体,总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旗下拥有方大特钢、萍安钢铁、九江钢铁、达州钢铁四大钢铁生产制造基地和一个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北方重工,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在岗员工近3万人,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获评中国钢铁企业A+(竞争力极强)企业和“钢铁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功勋企业”。2021年至2024年连续实现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双千亿”。方大特钢是一家集采矿、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生产工艺于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弹簧扁钢和汽车板簧精品生产基地,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检测中心和江西省弹簧钢工程研究中心,生产的弹簧扁钢和热轧带肋钢筋荣获冶金行业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形成了“长力”牌汽车弹簧扁钢和“海鸥”牌建筑钢材两大系列品牌优势。汽车板簧系列产品拥有“长力”“红岩”“春鹰”三大知名品牌(“春鹰”为中国驰名商标),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列为全国首批推荐商品。辽宁方大集团通过此次参展,向社会和公众集中展现了企业始终坚持“听党的话,跟党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落地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实践探索。秉承辽宁方大集团“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方大特钢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持续创新、科技引领的绿色发展理念,致力打造世界先进的弹扁、板簧精品生产基地,与广大合作伙伴精诚合作,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开展后,辽宁方大集团的展位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现场参观、咨询、洽谈络绎不绝,他们或是仔细端详展品,或是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询问技术细节与应用前景。辽宁方大集团统筹了旗下各板块企业,精心策划了产品推介、机构客户合作洽谈、观众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并为观展的社会公众提供周到的服务保障和良好的观展体验。

“粽”享温情 端午迎安康——方大特钢为员工发放端午节暖心福利
“粽”享温情 端午迎安康——方大特钢为员工发放端午节暖心福利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温馨的节日氛围,同时表达对员工辛勤付出的感谢与关怀,5月27日清晨,5辆满载粽子、咸鸭蛋、香菇、花生油、啤酒等节日福利的大货车鱼贯驶入方大特钢生产区,这是公司为4800余名员工送上的端午节日福利。为满足员工对节日福利品的多样化需求,方大特钢工会提前组织端午福利品选品投票活动,由员工代表投票选品,充分尊重员工意愿。此次发放的福利品均由员工代表们选出,分别为粽子、咸鸭蛋、香菇、花生油与啤酒。在礼品发放现场,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进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沉甸甸的礼品满载着端午安康“奔赴”各个员工,大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示会将企业的关怀化为工作动力,用高昂的工作热情抓好工作,为方大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新入职方大特钢物流储运中心的占昊成,此刻内心满是幸福,激动地说道:“我入职后迎来的第一个端午节,就收到了公司精心准备的福利,真的太惊喜了!特别感谢集团董事局给予的关怀,也为自己选择加入这样有温度的企业深感庆幸,我会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实干动力,以‘好好干、加油干’的劲头扎根岗位,为生产单位筑牢后勤保障防线,与企业同成长、共前行!”方大特钢生产指挥中心员工徐玲难掩喜悦地分享道:“今天切实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浓郁氛围与企业的深切关怀!领到公司精心筹备的节日福利,心里满是温暖与感动。这份关爱既是鼓励更是动力,我会始终保持深耕细作的态度扎根岗位,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务实行动,与团队一同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贡献力量!”方大特钢轧钢厂员工罗来红轻轻抚摸着端午节收到的满满福利品,心里暖融融的,由衷感谢集团董事局的深情厚爱!这份关怀,让即将退休的她倍感温暖。想到这是自己在方大特钢度过的最后一个端午,罗来红眼眶不禁湿润。在这儿奋斗的无数日夜,与同事并肩作战的场景,领导的悉心指导,都成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虽即将告别,但心中满是眷恋。罗来红衷心祝愿方大集团蒸蒸日上,方大特钢业绩长虹,也祝大家端午安康,万事顺遂!据了解,在辽宁方大集团“党建为魂”企业文化引领下,方大特钢秉持“经营企业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的企业价值观,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持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近年来,相继出台手机话费补贴、医疗资助、方威励志奖学金、孝敬父母金、重大节日福利等多项福利政策,既涉及员工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热点民生,也有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截至2025年4月,方大特钢发放各项福利费用已累计达7.32亿元。

方大特钢举行六月“安全生产月”动员会
方大特钢举行六月“安全生产月”动员会5月29日下午,方大特钢举行六月“安全生产月”动员会。会议部署六月“安全生产月”工作,强调要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活动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安全活动,努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确保公司长治久安。一是各级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按照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以身作则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参与活动,切实达到以活动促工作、以活动保安全的目的,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二是要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一主线,根据《方大特钢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安全检查表》,明确安全检查标准,逐项对标排查,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严厉查处“三违”行为。要实行隐患排查治理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现场本质安全水平。三是要认真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收集整理历年来发生的工伤事故、险肇事故案例以及兄弟企业事故案例并形成事故案例汇编,动员干部员工结合岗位特点利用安全会议、班组安全活动等认真剖析事故,举一反三谈教训、谈体会、谈措施,深刻反思是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是否存在安全履职不到位的现象、是否动真格查处隐患和违章、是否真正做到自觉遵章守纪,让广大干部员工“红红脸、出出汗”,有触动、受教育。会后,与会人员还举行庄严的安全生产宣誓、安全承诺签名与安全教育等活动。

青山湖区侨联到方大特钢学习参观
青山湖区侨联到方大特钢学习参观 5月15日下午,青山湖区侨联组织侨界委员、代表人士及部分在区海外侨领等20人走进方大特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以实地参观的形式,了解方大特钢“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及绿色发展成果。区侨联主席淦国亮参加活动,方大特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胡建忠热情接待。在讲解员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区侨联一行参观了方大特钢企业文化展示馆、轧钢厂优特钢生产线、智慧管控中心、炼钢厂班组、焦化湿地景观、党建文化长廊等地,对方大特钢用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指导生产经营、推动攻坚克难,取得生产经营新成果、保持健康发展态势等给予高度评价。大家感慨:“方大特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智能制造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厂区环境面貌变化大,确实是‘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通过此次活动,委员们纷纷表示一定把方大先进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与好的经验做法带回去,转化为委员代表履职增效的实际行动,今后将多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以实际行动为青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